李昂介绍,本市提升发热门诊接诊服务能力。发热门诊应开尽开,全市发热门诊和诊室总数达1263家,其中二级及以上医院30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60家;采取院内原址扩容、方舱转化、社区巡诊等方式扩容发热诊室数量,全市累计扩容诊室449个;充实发热门诊诊疗队伍,设置简易药房,满足单纯开药患者需求;通过互联网医疗、设置合作诊室和强化分级诊疗等措施,满足市民就诊需求。发热门诊接诊量从2022年12月15日最高峰7.3万人次,逐渐回落到2023年1月4日1.2万人次。
本市优化院前急救、急诊、住院流程。采取扩容增补急救资源、增加调度席位、分流咨询非急危重症需求电话,解决市民急救需求;提升全市急诊接诊和留观能力,截至2023年1月4日,全市急诊实有留观床位2472张,可转化急诊留观床位1312张,扩容达145.7%;做好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衔接,打通患者入院治疗通道,实施跨科收治,分流急诊、重症、呼吸、感染等科室收治压力。急诊接诊量从2022年12月30日最高峰5.2万人次,逐渐回落至目前4.2万人次。
本市强化医联体协作。依托医联体建设网格化三级救治体系,推进分级诊疗。全市组建56个新冠网格化救治体系,每个网格均由一所三级医院(或区域医疗中心)作为牵头医院,与若干所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分级转诊机制,基层医疗机构接诊超过自身救治能力的重症患者时,对口三级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及时转诊救治,经三级医院诊疗并病情稳定的患者,转至下级医疗构机进行延续输液、吸氧等康复性治疗,有效分流三级医院诊疗压力。
本市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坚持关口前移,加强重点人群排查和早期介入管理,对65岁及以上老人、严重基础疾病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做好健康监测,全面动态掌握居民健康情况,对病情症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病情转重。对符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条件的新冠重点人群,采取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同时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吸氧服务,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配备指氧夹4.5万个。
本市全力做好重症患者救治。扩容重症救治资源,全市ICU开放床位数从2022年12月中旬的3000余张增至7000余张,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经重症医学专业培训的医师数和护士数分别达到1.4万人和2.8万人。成立由知名专家组成的重症管理评估组,建立专家组分片巡查指导机制,按区域对全市收治重症患者的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巡诊和指导,提高重症患者救治规范化、同质化水平。
下一步,将继续聚焦“保健康、防重症”,全力以赴做好医疗救治工作,进一步加大医疗资源建设储备,分级分类救治患者,加强三级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保障重点人群医疗健康服务,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病亡率,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转自: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33场新闻发布会
粤港及港澳多条跨境水上航线1月8日复航******
中新网广州1月6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珠江船务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称,该公司运营的多条粤港及港澳跨境水路客运迎来了复航的消息。由珠江船务驻香港企业珠江客运公司及珠江船务高速船有限公司运营代理的粤港航线及港澳航线宣布将于1月8日正式复航。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水路客运服务商,珠江客运公司具备位于香港上环的港澳客运码头、位于尖沙咀的中国客运码头往返内地各口岸航线运营资质。
复航初期,珠江客运公司计划每天提供香港市区航线包括港澳客运码头往返深圳蛇口码头“两进两出”4个航班、中国客运码头往返深圳机场码头“三进三出”6个航班,并在短期内陆续恢复其他航线并加大航班密度。
由珠江船务高速船有限公司管理的金光飞航船队港澳水路客运航线将于1月8日正式复航。复航初期,每天将提供六个班次往返澳门氹仔客运码头及位于香港上环的港澳客运码头。其后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投入运力增加航班,确保满足春运期间港澳两地旅客的出行需求。
据介绍,相比陆路等交通方式,跨境水路客运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与陆路口岸每日限额不同,水路通关不设人数限额,旅客只需购票即可出行;二是乘坐水路高速客船,可以享受便捷的通关服务,旅客无需在口岸排队过关。(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