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极濒危物种普氏原羚栖息地监测已实现全覆盖******
中新社西宁1月10日电 (记者李江宁)记者10日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普氏原羚栖息地监测面积达639.08平方公里,对该物种栖息地监测已实现全覆盖。
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少的物种,也是中国甚至世界有蹄动物中处于最濒危的物种。青海湖周边是普氏原羚在世界上仅存的栖息地。
普查显示,2007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在300余只左右,比大熊猫数量还少。在官方及民间各界10多年的努力下,几近灭绝的普氏原羚物种逐步摆脱濒危处境,种群有了明显的恢复。普氏原羚野外种群数量恢复至3000余只。
2022年8月,官方机构对普氏原羚产羔期种群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划分为6个分布区,含观测样区16个,这16个观测样区散布于青海湖流域的海北州刚察县、海晏县、海南州共和县、海西州天峻县四县境内,涵盖普氏原羚在青海湖流域内所有栖息地。
据统计,调查观测样区总面积为639.08平方公里。其中保护区内观测样区总面积220.10平方公里,保护区外观测样区总面积418.98平方公里。
“普氏原羚作为濒危物种一直以来是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但目前人们对普氏原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通过对普氏原羚栖息地的监测,可以了解普氏原羚分布状况和种群数量,以及栖息地植被和土壤等影响普氏原羚生存的主要因素,提出普氏原羚保护与管理的对策,为有效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奠定基础。”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科长孙建青说。(完)
辽宁新春戏曲晚会:名段名家齐聚展现中华传统文化******
中新网沈阳2月3日电 (记者 韩宏)“梅花大奖”获得者冯玉萍、“梅花奖”获得者李静文、“牡丹奖”获得者张春丰......3日,名家云集“菊苑流芳—2023辽宁省新春戏曲晚会”,通过戏曲艺术展现辽宁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貌。
戏曲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辽宁戏曲地域特色浓郁,艺术风格鲜明。此次晚会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共同主办,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围绕“庆新春,闹元宵”主题,生动展示辽宁戏曲艺术魅力。
以武戏见长的辽宁京剧,涌现了以唐韵笙(“唐派”)为代表的一批京剧名家,推出了《雁荡山》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在京剧界享有盛誉。评剧是在中国北方影响广泛的地方戏曲剧种,辽宁评剧产生了以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为代表的三大艺术流派,创作演出了《小女婿》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本台晚会除演出京剧、评剧经典作品外,还将欣赏到辽宁独有的地方戏曲剧种演出,是辽宁戏曲艺术的一次盛宴。
据了解,这是辽宁省首次举办新春戏曲晚会。本台戏曲晚会全剧种、全辽班,因为是首次举办戏曲晚会,演出的12个节目,涵盖京剧、评剧、辽剧、海城喇叭戏、阜新蒙古剧、凌源影调戏、二人转等目前辽宁省所有的戏曲剧种。参演院团和演员全部来自辽宁,是辽宁省各戏曲剧种的一次集中展示。
本台晚会汇集了辽宁省著名的戏曲名家,“梅花大奖”获得者冯玉萍、“梅花奖”获得者李静文、常东、周丹、凌珂,“牡丹奖”获得者张春丰,以及京剧唐派,评剧韩派、花派、筱派、新派、白派等优秀传人,名家云集,新人担纲。演出《汉津口》《望江亭》《谢瑶环》《花为媒》《杨门女将》等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剧目,名段荟萃。
据了解,参演单位来自沈阳、大连、鞍山、锦州、营口、阜新、铁岭、朝阳等8个市的多家戏曲院团,是辽宁省戏曲院团的一次集中亮相。演出实行公益惠民,100元以下惠民票达到50%以上,让更多戏曲观众走进剧场。同时在辽宁文化云平台上直播,让全国观众欣赏,扩大辽宁戏曲影响力。(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快3官网地图 |